top of page

[雲棲大會]馬雲的新製造口號的最佳實踐者:郭台銘



2018年9月21日,在雲棲大會新製造峰會現場,富士康掌門人郭台銘與工業人工智能“教父”、來自美國的教授李傑靜靜地坐在台下,聽製造業領域的各位嘉賓在台上講解製造業和互聯網大數據的結合實例。


李傑教授上台分享

峰會快結束時,李傑教授壓軸上台分享完,告訴大家郭台銘也在台下坐著。會場內一陣騷動,觀眾們一擁而上,和兩位重量級嘉賓交流、請教,還爭相合影。之後兩人參觀了雲棲大會ET城市大腦、達摩院、智慧物流車。郭台銘試驗了菜鳥物流無人車後,覺得不錯,表示要買一批回去,放在富士康園區跑跑看。


郭台銘對菜鳥物流車非常感興趣

兩位嘉賓在製造業領域,一位是理論界泰斗,一位是企業界明星。他們的到來,可以說是對馬雲又一次高呼的“新製造”,最有力的響應。

“新製造”自馬雲在2016年提出後,又在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世界浙商峰會反复提出: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就是新製造。馬雲在今年雲棲大會開場,發表了新製造為主題的演講,強調新製造的核心是數據,新製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未來的製造業是C2B模式,個性化柔性定制。

馬雲如此執著地強調製造業的變革,是因為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是整個商業社會繁榮發展的基石。沒有製造業的進步,其他一切經濟形態的發展都是空中樓閣。而現在,我們的製造業參差不齊,有的處在工業2.0的水平,自動化都難實現;有的還是能源消耗型。整個產業急需升級,與虛擬經濟的行業的繁榮相比,落後太大,不協調。

目前,一些代表性的製造業企業向大家證明,通過與阿里雲的合作,它們正在積極響應這場大變革的到來。

一、淘工廠新製造探索

未來的新製造應該是什麼樣子?大致來說,就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驅動柔性化製造,個性化生產,使消費者需求跟生產鏈完全連接。

比如阿里生態擁有買家、賣家、零售商的連接平台,它可以通過阿里雲IOT工業互聯網平台,打通供應鏈與產銷的數據流,使消費者生產需求信息直接送達給製造企業,完成按需生產,從而真正實現柔性定制。同時還可以將工廠與工廠進行連通,使生產過程與需求信息,及時共享。不但可以尋找商機,還能組織工廠迅速生產,使工廠產能得到合理使用。

這一流程,在今年俄羅斯世界杯期間有了很好展現。當時俄羅斯商人無法找到能夠短時間內生產出超大批量的吉祥物,最終他們決定“上淘寶剁手”。淘工廠通過阿里雲IoT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迅速整合了位於安徽、湖南、廣東等超過10個省的30多家製造商,在30天內趕製成100多萬個大大小小的吉祥物,輕鬆完成了這次看似艱鉅的任務。


俄羅斯世界杯吉祥物

依托阿里雲平台,淘工廠的業務已很廣泛。比如中小型服裝工廠,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隨時監控生產過程,優化生產流程。而這種工廠的改造,僅需5萬元RMB左右,即可使排產提升6%,交付週期縮短10%。

二、阿里雲助力製造業升級

在峰會現場,中策橡膠、攀鋼集團等工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向大家分享了他們的在新製造的升級道路上的探索。

據介紹,2016年8月,阿里雲ET工業大腦開始入駐中國國內大型能源巨頭協鑫光伏的切片生產車間。

光伏切片生產有著十分精密的工藝流程:一根僅0.1mm粗細的鋼線不斷摩擦矽錠,最終切出一片片僅0.2mm厚的矽片。車間的濕度、溫度、砂漿上下部溫度、導輪上下部溫度等上千個參數在實時影響著生產,而人工經驗很難100%地保障產品質量。將標準化車間所有端口的數據傳入工業大腦,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實時監測和控制變量。很好的解決了問題。

目前,通過ET工業大腦的幫助,協鑫光伏的生產良品率已經提升1個百分點,每年可節省上億元的生產成本。

後來,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也與阿里雲合作,開展中策橡膠智能工廠項目。

輪胎作為安全品,必須在加工環節實現指標的衡量、可控和穩定。目前,ET工業大腦已對中策橡膠生產端的各類數據進行深度運算和分析,並給出資源最優利用的方案組合。比如,哪幾個產地的原料組合在一起質量最好,某個工藝處理環節該用怎樣的參數配比可以使混煉膠的加工性能更穩定通過ET工業大腦,混煉膠平均合格率有3到5個百分點的提升。

目前,阿里雲已經成功服務了協鑫光伏、中策橡膠、正泰新能源、攀鋼集團等數十個工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在良品率、成本、效率等方面實現突破,幫助企業創造利潤數十億元RMB。

三、智能製造探索各顯神通

在各位企業家嘉賓分享了實際的智能製造探索後,來自美國的工業人工智能“教父”李傑教授從理論上對智能製造的發展做了分析總結。

李傑38年前到美國學習工作後,就研究起工業大數據、工業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製造業的智能化改造。李傑認為,以往的工業品質革命問題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本質革命,是關於企業基因、文化、願景上顛覆式革命。第二類是體質革命,是關於質量、效率、成本等的優化調整把控。第三類是素質革命,是關於紀律、效率、持續改善的能力的管理優化。若以國家來對應,那麼美國就是本質革命的典型,德國是注重質量的體質革命。而日本是紀律效率做的最優的,屬於素質革命的。而對於今天的智能製造變革,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的內容太多。

的確,今天的智能製造,各企業走的探索的路子復雜多樣。行業之間和企業之間的實現方式差別都很大,即使同一行業中相似的企業,也有可能從不同的環節開始,使用不同的技術手段。

比如,山東的紅領製衣工廠(酷特智能),它將一件西裝的製作流水線拆成了300多道工序,把一些工藝環節拆成不同的操作小單元,一個工人只負責一個簡單動作,很輕鬆。同時,它把生產端到消費者端數據做到了信息化整合,所有的用戶信息和生產信息都實現了互聯。這樣一來,它每天能生產3000件款式各異的定制服裝,2000多名職工的生產線上看不到一個車間主任,負責給流水線上工人派活的是員工工位前的七寸電子屏。初步達到工廠定制生產的要求:複雜但不會失序。

郭台銘的富士康,是擁有100多萬員工的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廠,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它實現智能製造的方式,是以生產端的人工操作換為機器人操作為切入點。

2010年1月至11月,富士康工廠發生14起員工跳樓事件,枯燥的工廠流水線等工作環境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之後,讓機器人取代人,使工廠一些機械性強的流水線生產自動化,成為富士康重點戰略規劃,為此,富士康提出“百萬機器人計劃”。目前,富士康已經部署4萬多台機器人取代人力,其中崑山工廠已裁員6萬人。


郭台銘在雲棲大會參觀

四、智能製造的未來

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已是必然趨勢。未來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完美結合後,被淘汰的勞動力,就不會繼續低級重複性的體力勞動,而是去做高收入的服務業等工作。

人是欲求無限的生物,慾望永無止境,經濟才會闊步向前,新的科技環境總會幫助人釋放和發掘新的慾望。科技會創造出人類想像不到的工作,人也要通過勞動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正如凱文·凱利所說,技術演化就是一個不斷增加可能性,並不斷循環定義“人類可以是什麼”的過程。當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接手我們大多數基礎工作,我們的衣食住行問題輕鬆解決後,我們才有時間思考“人類是什麼?”。

根本上來說,通過智能製造實現工業4.0,正是為了人類的各種個性化的基本需求得到輕鬆解決,為人類思考“人類是什麼?”提供條件。從當下走向智能製造,再走向工業4.0,任重道遠。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