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商新聞]全球二手物品電商首個IPO!這家“獨角獸”為何誕生在被稱為“移動互聯網荒漠”的日本?


古著、Vintage……喜歡去日本淘二手貨的姑娘們對這些名詞肯定不會陌生。中古文化(日本買賣二手貨文化)盛行的日本,盤踞著上萬家二手店:奢侈品、手辦、數碼產品……你叫得出名的商品,幾乎都能找到對口的店鋪。也正是因為強勢的中古文化,一個名為Mercari的二手商品電商App,才能肆無忌憚地在短短四年時間內,從初創公司成長為估值過十億美金的獨角獸,並史無前例的成為了全球首家IPO的二手物品電商。

Mercari的前世今生:攻占日本市場,擴張海外版圖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近日,日本二手電商App Mercari已經申請IPO,計劃公開融資9億美元,預計年內在東京上市。它也將成為全球首個IPO的二手物品電商平台。

Mercari堪稱是日本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樣板工程。出生於2013年7月的Mercari從一開始,發展就極為迅速,開張不到三週就拿下300萬美元的第一筆投資。去年3月,Mercari完成了D輪7500萬美元的融資,成為了估值超10億美元的日本首家初創獨角獸公司。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的報導則顯示,截至去年1月,Mercari的平均月交易額高達100億日元(大約6億元人民幣),App下載量則是驚人的3200萬次。要知道,在全國人口1.27億,智能手機普及率不到40%的日本,這差不多意味著,僅僅兩三年的功夫,Mercari就攻占了日本幾乎所有的主力購物群體。


更難能可貴的是,Mercari擁有超強的盈利能力。在日本,每筆在App上完成的交易,Mercari都能抽成10%,這種簡單粗暴的“剝削”模式讓Mercari在成立短短兩年後就進入盈利階段。

不過,這不是說Mercari只要開發完平台,就能坐地圈錢了。

36氪在報導中稱,從模式上看,Mercari有點兒像國內的二手物品平台“閒魚”:用戶既可以是買家也可以是賣家,賣家可以快速在平台上發布商品,設定價格,勾選新舊程度、物流方式、支付手段。但和閒魚不同的是,Mercari還做了大量第三方服務,譬如建立信任體系,整合物流信息,來降低二手交易的門檻、成本和風險。簡單點說,在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約定後,還需要Mercari花不少力氣“善後”。

TechCrunch在報導中提到,一方面,作為一個純粹的C2C交易平台,為了確保平台上的賣家不是偽裝成個人賣家的職業二手倒賣販子,Mercari得在日本、美國、菲律賓僱傭大量員工檢查賣家資質。

另一方面,平台上的個人買賣雙方通常不怎麼會研究物流、支付等環節,為了減輕交易難度,Mercari和日本最大的物流公司——大和運輸公司合作:賣家接單後可以直接在包裹上貼個條形碼,扔到就近的大和服務中心等待攬貨,這就省下了寫收貨地址和計算郵費的麻煩。

而作為一家野心勃勃的科技企業,Mericari絕不滿足於日漸飽和的日本市場。 Mericari研究海外市場時發現:在美國,電商巨頭eBay的業務來源主要還是網站,移動端起家的Mericari尚有可乘之機;同類的二手交易App,例如Craigslist,儘管做的也還算不錯,但卻沒有物流和支付方面的優勢。


一位名叫Jennifer的女孩在Mericari美國版上賣手錶

因此,從2015年起,Mericari開始了擴張海外版圖之路,有媒體報導,它當時把90%的經歷放在美國市場。截至去年8月底,Mercari在美國的下載量已經達到了1900萬次。為了方便交易,也為了和其它類似平台形成差異化競爭,Mercari和美國幾家大型快遞公司——USPS和FedEX合作進行商品運輸,還使用了“美國版支付寶”——Braintree作為它的支付平台。

今年,Mercari又開始進軍英國市場。或許,過不了太久,由Mercari帶起來的二手購物潮就能席捲全球了。

被稱為“移動互聯網荒漠”的日本,為何誕生了全球首家IPO的二手物品電商?

說起日本的零售業,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無印良品、優衣庫這些標準化作業的線下零售連鎖店;樂天、雅虎、亞馬遜也是每日訪問量驚人的電商網站。但在Mercari之前,恐怕沒人能說的上來,日本有什麼牌子響亮的移動互聯網電商App。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Mercari會成為日本首個國民電商App,甚至是全球首家IPO二手電商?

首先,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日本經歷了過去幾十年的繁榮期,留下不少品質過硬的老古董,因此買賣二手貨風氣盛行。小到手辦、漫畫、碟片,大到奢侈品包袋、3C數碼,什麼古怪玩意兒都能在日本的二手市場淘到。而隨著老齡社會的加劇,日本經濟不怎麼景氣,國民愈發節儉度日。 Mercari的誕生,簡化了原來“賣家把商品賣給二手店——二手店再賣給買家”的複雜線路,可謂是市場廣闊,順應民意,很難不受到國民的歡迎。


在日本,二手店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行業

再者,作為一家單做二手品交易的企業,Mercari沒有把自己定義為純粹的發布平台,而是始終在思考:我們該如何服務好買家和賣家? Mercari精準地察覺到買賣雙方對信任體系和物流系統的需求,不但撥出大量員工核實審查賣家資質,還與專業的物流方和支付方進行合作,降低了交易難度。

再次,Mercari絕不“小富即安”。它敏銳地覺察到日本市場的不足:​​智能手機普及率低,市場逐漸飽和,因而把目光投向同樣有二手電商App需求的歐美,並聘請當地產品經理,不斷進行本地化運作。譬如:日本人習慣於在平台上隨機瀏覽,就像看雜誌一樣,只是隨便翻翻,不一定是為了尋找特定的某樣東西,但美國用戶則更偏好進行有效、有目的的搜索。所以,在App的頁面設計上,美國版和日本版就會有一些區別。

2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