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商股]“股神”巴菲特:沒買阿里巴巴股票是個錯誤!



在今天(7月21)播出的一檔訪談節目中,“股神”巴菲特坦承自己當初沒有買入阿里巴巴的股票是個錯誤。

訪談主持人在節目中詢問巴菲特,如何看待正在美國股市保持上揚的中國明星股。這個問題觸到了巴菲特的“痛處”,“股神”馬上提到阿里巴巴,承認自己錯失了機會。 “七八年前,我遇到馬雲並一起吃飯,我意識到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但我不太了解他的業務,從而判斷是不是該買入。當然,得等它上市我才能買。”

“毫無疑問,馬雲把阿里巴巴經營得非同尋常,但是我不持有任何股份,因為我不太了解這個方面5年或10年的競爭情況,我對亞馬遜的傑夫-貝索斯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巴菲特遺憾地表示。

目前阿里巴巴股價已經漲破150美元,市值超過3840億美元,亞洲第一的地位不斷鞏固。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股價已經大漲65%,而在過去一年,漲幅更是高達77%。不知不覺之間,投資者發現,阿里巴巴的股價已經超過了蘋果。 現象級的增長表現令華爾街不得不重新認識阿里巴巴,這對他們來說並不容易,因為阿里巴巴的模式在美國並沒有先例可供投資者參考。

巴菲特也因為對阿里巴巴缺乏了解,錯過了早期買入的機會。他的投資風格一向以穩健保守著稱,主要鎖定在傳統行業投資,比如金融保險、消費品、製造業。即使面對面意識到馬雲是一位“了不起的商人”,但巴菲特仍然錯過了近在咫尺的機會,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莫大的痛苦。

“貝索斯和馬雲他們非常出色,建立了非凡的業務。我看著他們所做的事,卻沒有從中賺錢……巴菲特微微搖了搖頭,露出略微失望的神色,並自嘲式地笑了一下,重複道,“我看著他們所做的事,並沒有從中賺錢,但我很佩服他們所做的事情。 ” 巴菲特也在努力讓自己抓住潮流,他在2016年突破固守的領域,以67.5億美元投資蘋果公司,成為後者的第四大股東。他的老搭檔查理-芒格說,巴菲特不是瘋了就是在繼續學習。

對於阿里巴巴,整個華爾街也在不斷學習。即便在上市時創造了當時最大的 IPO,被美國媒體廣泛報導,投資者們也被馬雲的個人魅力所折服,但要讓西方真正地理解阿里巴巴獨創的商業模式,仍然需要一個過程。而阿里巴巴持續高速增長的表現,讓投資者們加快了這個過程。

美國專業財經媒體《巴倫周刊》今年5 月發表了《為什麼阿里巴巴這個龐然大物能夠持續創下新高? 》一文,用“衝刺的犀牛”來形容不斷進取的阿里巴巴,並預期阿里股價會持續上揚並將在年內再創新高。然而就在一年半之前,《巴倫周刊》還在持有完全相反的論調,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標題為《阿里巴巴,為什麼它的股價可能繼續下跌 50%》。

在阿里巴巴的業績表現面前,整個華爾街都在不斷修正投資判斷。美國商業期刊《福布斯》雜誌評選出2016年最有投資價值的10大公司中,阿里巴巴位居榜首。而在今年3月,馬雲登上了美國《財富》雜誌封面,被評為“2017年度全球領袖人物”。種種變化顯示,阿里巴巴已經得到了美國主流商業界的全面認可。

如今馬雲和阿里巴巴每一次在國際上亮相,比如近期的美國中小企業論壇和中美企業家峰會,都會得到大量關注。媒體、投資者和企業主通過更多接觸阿里巴巴,不斷加深對其商業模式的理解。

《財富》雜誌認為,“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正在賦能全球”,“像阿里巴巴這樣的開放電子平台可以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去幫助小企業開拓更多的消費者。馬雲的願景是在全球範圍內,在阿里巴巴各個數字平台通過技術實現買賣、支付、物流”。

這和此前美國媒體、投資者對阿里巴巴“看不懂”的狀況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投資者對於阿里巴巴動態的捕捉也開始變得敏銳。阿里巴巴7月11日在重新召開網商大會之際,宣布立“五新執行委員會”,由CEO張勇出任委員會主席,領軍阿里生態內全部力量全力投入建設“五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一最高級別的架構調整很好地被資本市場迅速理解,推動阿里股價達到新高。此外,在中美企業家峰會期間,馬雲將“Made in Internet”的理念帶到了美國,同樣贏得了大量認同。

華爾街正在出現一大批“阿里巴巴研究專家”,“喜歡學習”的巴菲特現在行動也為時不晚。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此前對投資者公佈,2018財年收入增幅指引為“45%-49%”。按照阿里巴巴的戰略,未來有更大的想像力和增長空間——到2036年,阿里巴巴將服務20億消費者,讓1000萬家企業盈利,幫助全球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實現全球賣、全球買、全球付、全球運、全球遊。

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