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品一品電商

圓通也開了生鮮便利店,快遞業紛紛入局“快遞+便利店”圖什麼?



為解決最後一公里配送,帶來的成本上升、利潤微薄等問題,快遞公司們紛紛考慮優化末端配送,讓便利店成為自提點,目前菜鳥、京東和順豐都已採取“快遞+便利店”的模式,圓通則是剛剛入局。

據《界面》的報導,近日,圓通在上海開了一家生鮮便利店媽媽菁選,選址在一個中高檔小區內部,面積50平方米左右,店內的商品有600餘種,生鮮產品佔到25%,基本能覆蓋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媽媽菁選還與阿里旗下的易果生鮮達成合作。附近消費者可線上下單,便利店承擔起上門送貨的服務,也就是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新零售。除了與零售相關的業務外,這家便利店還將承擔“最後一公里”的功能,代收寄遞服務。


圓通在去年就推出了與菜鳥類似的代收快遞驛站,這次的生鮮便利店相當於是快遞驛站的升級。據圓通方面的說法,未來快遞驛站都會改成生鮮便利店的模式。

馬雲曾在今年5月預測,“一天10億包裹數量,不會超過八年,估計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實現。”龐大的包裹量並沒有給快遞公司帶來業務上的迅猛增長,反而單個包裹的收益急劇下降,2016年的快件單價比2014年低了1.9元。

海量的包裹也給快遞的末端配送帶來不少的問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會遇到延誤、丟件和服務不好等情況。對於快遞公司來說,末端配送是個費力又不賺錢的活兒。不少快遞公司的末端配送點都是採取加盟的模式,加盟商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利潤被壓縮的狀況。

根據中金的數據,快遞行業毛利率已從2007年約30%的水平,下滑到目前的5%~10%。今年年初,媒體屢屢爆出北京上海的末端快遞網點倒閉的新聞。如何將末端服務做好,成了快遞行業迫切解決的問題。

在便利店之前,各大快遞公司和電商平台紛紛以合作和自營的模式搭建末端站點,比如菜鳥驛站,在校園和一些社區專門設立快遞的自提,隨後又有了智能快遞櫃。在便利店的風口被吹起之際,快遞大佬開始注意由順豐首創的“快遞+便利店”模式。今年京東宣布了百萬便利店計劃,百世快遞也推出了店加切入社區便利店領域。

快遞+便利店是對快遞網點的一個延伸,從單純的收取快遞到社區服務平台,節省了快遞小哥的配送時間,同時增加了消費者的便利性。而且採取便利店這種模式,能夠增加消費者的粘性,如果將便利店經營的好,也是一種變現的途徑。

在“快遞+便利店”的落地中,快遞大佬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比如京東是加盟的模式,深入到農村地區,借助當地的便利店網點,來低成本的進行“擴張”,菜鳥也是依靠合作夥伴來擴大版圖。而百世和圓通則採取完全自營的方式來看便利店。

自營和加盟的模式各有利弊。加盟更容易擴張但也更難管理,以京東舉例,其百萬家線下便利店計劃大部分都在邊遠地區和農村,與當地的商販合作有助於京東將觸角比較容易的延伸到這些地區。而且加盟的模式對於總公司的現金流要求不高,便利店的經營是加盟商自負盈虧。但是,偏遠地區的零售店主們,文化水平不高,如何將經濟效益最大化還是個問題。

此外,加盟的模式會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比如今年6月,與菜鳥合作的上海好德、可的便利店都終止了代收包裹快遞,合作夥伴的退出會造成非常大的衝擊。與利益分配、物品損壞賠償等問題都是加盟模式的糾紛點。

而自營模式相對容易把控,快遞公司可以非常透明地了解便利店的經營狀況,擁有更高的自主權,充分保證服務質量。但自營的成本相對高,快遞公司的強項是物流而非經營,挖來一個像樣子的管理團隊和從頭籌劃建店都需要資金,對於公司現金流要求高。而未來,便利店的經營狀況還將會與公司營收直接掛鉤。


3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