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跨境快車】讓村口成為數字化出海口,村里土貨搭上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快車遠銷60餘國

"村里“土貨”的出海征程。"


農業農村與跨境電商的創新融合,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們守在家門口,靠著一部手機、一台電腦,就把村里的土特產賣到世界各地。


5月11日晚,CCTV2《經濟半小時》欄目以“土貨”搭上跨境快車為專題,對廣西、山東兩個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做跨境生意的外貿村做了報導。

CCTV《經濟半小時》“土貨”搭上跨境快車專題


廣西博白縣的黃連將、山東萊蕪村村支書谷國明,這兩位新時代下的新農人,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做起了跨境生意,不僅自己觸網,還帶領村民一起觸網“蝶變”,讓村里的土貨走出國門,遠銷幾十個國家,實現共同富裕。


借助阿里巴巴國際站這個開在村口的數字化出海口,新農人們正在打破外貿地域壁壘,進一步突破產業鏈中的短板,解決質量把控、物流時效、人才匹配等難題。跨境電商這樣的“新農活”,正在為中國鄉村連接起更廣闊的“新天地”。


一根芒草連上網線,民族非遺工藝品熱賣海外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的一個小山村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在曬穀場上編籃子。一根細小的藤條經過交、壓、串、纏繞,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


手法嫻熟的農戶二十分鐘就可以編完一個籃子,一個籃子的工價在2-6 元不等。這些農戶編織出來的手工藝品將會漂洋過海,經由阿里巴巴國際站銷往全球60 多個國家。

博白縣本地農戶在家編織產品


黃彬靜和馮振東夫婦,是眾多編織戶里為數不多的90後,由於手藝精湛,黃彬靜的手工編織作品經常作為樣品發往海外。夫妻倆不僅手巧,腦子也活,眼看著訂單越來越多,開始把邊村落的鄉親們都發動起來,自己轉行成了二級供應商,負責將材料發給村民,再回購村民編好的籃子。


黃彬靜粗粗算了筆賬,一年下來他們夫妻倆靠編織手藝能有將近10 萬元的收入,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她的隊伍,就連原先村里的麻將館現在也成了編織工坊。


現在,一根小小的芒草,一頭連著900多戶編織農戶,遍及全縣21個鄉鎮;一頭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連接著全球60多個國家。而在這中間,廣西博白縣凰圖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黃連將,從大學畢業開始,就把全部身心投入博白芒竹編織這一古老而又現代的非遺技藝中。


2012年,黃連將成立凰圖工藝,並充分利用編織產業門檻低,靈活方便、輻射面廣的特點,結合博白當地的實際情況,將生產形式發展成“公司+訂單+農戶”模式,並且帶動了原材料、運輸、倉儲等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2016年,我們開通了阿里巴巴國際站,主要是希望能夠直接銷售到海外,提高我們的利潤率。”說起與國際站的合作,黃連將說一開始心裡有些打鼓,村里知道跨境電商的人都沒幾個,更別提怎麼運營了,“開始我們基本可以說是'小白',英文不好,就利用國際站的即時翻譯系統,解決了與海外客戶的直接溝通難題;同時,慢慢借助平台數據,了解到市場最新動態,為我們的產品開發提供了新方向。”

阿里巴巴國際站凰圖工藝頁面


手工編織以其天然的特性完美符合了外國對於環保的要求,一直是凰圖工藝“圈粉”的一大利器,即使在嚴苛的日本市場,依然獲得了客戶的極度認可。現在,包括迪士尼、無印良品等國際化的大品牌也開始成為凰圖的客戶。


2020年上半年,國外不少大型商場和超市因疫情關閉,而凰圖的傳統拳頭產品之一是面向超市和大型商場的盛裝籃,訂單大幅縮減,黃連將不得不尋找新的重點產品方向,挽救訂單。

凰圖工藝生產的手工編織品


“我們在疫情期間利用國際站大數據,精準對標海外需求,踩准了海外客戶'綠色宅經濟'。其中,一款為海外市場量身打造的網紅麵包發酵碗,突破了1200萬元的銷量。”黃連將說,也正是這一款麵包籃,讓工廠得以度過疫情后的難關,也讓給工廠編籃子的900多戶農戶的收入得以保障。


2021 年,黃連將的營業額已經突破3200 萬元。而博白全縣共有425 家編織企業,固定從業人員2.8 萬人,臨時、季節性從業人員多達20 餘萬人,每年帶來10 多億元的外貿收入。


跨境電商生意直通村口,城裡的年輕人回來了


谷國明是土生土長的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北王莊村人,大專畢業後,利用當地良好的紡織業基礎,在城裡創辦了自己的地毯公司。2018年,在外幹得風生水起的他被推選為村支書,鄉親們希望這位能人能夠改變村里的困境。當時的北王莊村,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里五百多口人只剩下二百多口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村里的賬目幾乎為零。


谷國明選中落地北王莊的產品就是繩編地墊,先打繩,再織成地毯,多用於墊在架子鼓下面,根據谷國明的經驗,這款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儘管當時他之前的企業有八成以上的商品都是以內銷為主,但他覺得外貿產品要求高,在讓村民掙錢的同時,還能更快地提升生產能力。

谷國明在北王莊村地墊廠裡檢查相關產品


地毯是老行當,但是跨境電商對谷國明來說,就是一張白紙。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國際站的人就找到谷國明,邀請他開店,開拓海外市場。當時的谷國明正發力國內市場,網店雖然開了,但只是嘗個鮮。


這次,為了北王莊村,谷國明打算踏上出海這條路。


一開始,靠業務員和國際站上的海外客戶溝通,結果市場需求遠比消息傳遞的快。谷國明不甘心,親自上陣,直接參加了阿里巴巴國際站的一個講師選拔活動,過關斬將,居然拿到山東賽區的冠軍,直接殺入杭州總決賽,也成了全場600多人中年齡最大的,70後的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北方大爺。但谷國明很開心,通過比賽,他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吸收著參賽年輕人們分享的跨境出海實戰經驗。


接下來,谷國明開始解鎖了他的單品爆款能力。他通過阿里國際站等跨境電商平台的數據發現,傳統的貓砂墊氣味大,還容易勾住貓爪子,消費者並不滿意。谷國明就花了半年,研發了一種無氣味、且不會鉤住貓爪的墊子,迅速成為爆款,銷量超百萬件。據說,亞馬遜銷量前三的賣家中,有兩家都是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從谷國明的工廠採購。


“第一,在國際站做交易,阿里的信譽背書,縮短了我們跟客戶的溝通距離。第二,平台越來越健全,它的物流、它的金融支持,越來越成熟。”通過阿里國際站的大數據選品,谷國明豐富了產品線,生意越做越大。目前公司擁有寵物墊、消毒墊,家居墊等多條生產線。


從2019年開始,村里60多位大哥大嫂,嬸子大媽,穿上了工作服,成為了北王莊村地墊廠的員工。年過半百的藺興珍如今已經是地墊廠的熟練工人,她說一開始農忙的時候,大家還吵著鬧著要回去種地,但是隨著每個月都能看到不錯的收入,大家也逐漸適應了這份新工作。


“以前也就種地,有幾棵花椒樹,沒啥收入,這不廠子落在這裡了,在這裡一個月賺三千多,年紀大了,家裡老人也能照顧了,孩子也能照顧了,還能賺錢,確實怪滿足啊。”藺興珍說。

北王莊村地墊廠區


現在,外貿已經佔了谷國明整個企業收入的半壁江山,僅2021就完成了2400萬元的外貿訂單。光是北王莊村這家工廠生產的繩編地墊年銷售額就達到500萬,共增加村集體收入700多萬,2022年,村民每人獲得村集體收入盈餘分配4000元。錢袋子鼓了,村莊就活了。


今年35歲的孫慧,原本在新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看到家鄉的變化,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村里,成為谷國明企業裡的生力軍。“我是在新疆財經大學畢業,後來當一個報關員,2012年回老家就看到家鄉變化特別大,我父母也在公司裡上班,也看到他們的變化特別大,我就回來了,現在一個月能拿到五位數。”孫慧說。


鄉村振興,看資源,看能力,更看人才。谷國明說,他的願望不僅是讓村里的貨賣出去,也希望讓更多有能力、有乾勁、有理想的年輕人回到村里。




資料來源:http://i.wshang.com/articledetail/268618

Comments


bottom of page